植物葉片有大有小,形狀紛歧,如果現在有一項研究工作需要丈量葉片的面積,我們又應該如何去做呢? 曩昔,人們通常會先憑借皮尺量出葉片的長和寬,再用公式計算,但關于大多數植物葉片來說,其形狀是不規則的,很難準確量出它們的長、寬, 而且丈量功率必定很低。現在,人們只需憑借葉面積儀就可快速、準確的丈量出葉片的面積,操作也非常簡潔,將葉片(無需采摘) 置于丈量掃描區,按下指模,幾秒鐘就能得出結果。
或許有人會問了,用葉面積儀丈量出來的數據又有什么用呢? 其實,除了判別植物的成長狀況外, 還能協助人們確認作物的栽培密度,就拿玉米來說,通過剖析不同栽培密度對玉米葉面積指數及產值的影響,來為篩選當地玉米**栽培密度供給參閱根據,并確認玉米的好的栽培密度。
葉面積儀一般都會在玉米的拔節期、吐絲期、灌漿期和蠟熟期做丈量記錄,有測定結果表明,不同栽培密度對集體葉面積的總體改變根本一致,葉面積指數呈單峰曲線改變,跟著生育期進程先增大, 在吐絲期達到較大值后緩慢下降。各生育時期,葉面積指數都隨栽培密度的添加而升高,而且低密度集體較高密度集體波峰平緩,從拔節期到吐絲期,不同栽培密度監葉面積指數隨生育期進程差值增大,從吐絲期至蠟熟期,不同栽培密度集體間葉面積指數隨生育期進程差值縮小。